一切都离不开写作,包括老师的教学。
作为教师,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备课、教学、交流和日常事务,其中备课和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业务。在“双减”下,一线教师的时间更多地被占用在学校和日常教师事务上,备课时间被挤压。面对时间紧、需要高质量备课的情况,必须借助外部工具辅助教学,以减轻教学压力。
那么,什么样的教学工具更适合教师呢?今天整理了三个适合老师的工具(Evernote、窗帘、艾菲)。话不多说,我直接给你干货。
艾菲
沉浸式备课,教案更深更高效。任何事情都需要专心,包括备课。艾菲的沉浸式写作环境非常有利于保护教师的专注力,间接使备课过程更高效,备课质量更深刻。艾菲是通过布局和界面设计打造的,界面没有主色调,也没有多余的按钮,以免让软件篡夺主机的角色,破坏用户的专注力。外观有两种版本,深色和浅色。黑暗适合深夜码字。文字在黑暗中显得更加清晰锐利。光有一种别样的美,像磨砂玻璃一样的朦胧美感更加突出。采用简单的三列布局,左侧为工具栏,中间为文章显示区,右侧为文章编辑区。向左推进入全屏创建区域。
培养结构化思维,教学效果会更加突出。艾菲支持大纲和思维导图,两者都是结构化思维模式的思维工具。如果应用到教学中,抽象的知识可以很快转化为结构化的思维,学生更容易掌握。艾菲的大纲很方便进入。可以在稿件中输入-or then 空网格,自由缩进,无限向下分析深层次知识的要点,解决问题步骤,然后一键转换成思维导图,以更立体的结构呈现出来。如果应用到教学中,学生喜欢新鲜事物,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更受孩子欢迎,教学效果更好。
创建学科知识结构使备课更容易。事实上,教科书每年变化很小。如果按照章节或知识点对学科的教学记录进行归纳、总结和管理,每年只需要整理不断变化的知识点,或者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更新和讲解,既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,又有助于备课的创新。艾菲的手稿箱可以用来构建学科知识结构,无需任何管理,具有思维导图的功能,只需点击标签和关键词,通过搜索定位就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的文件。
还有云存储、多终端同步、Markdown操作、字数统计、多格式导出、外部导入等详细功能。总的来说功能有所克制,但显著,值得下载尝试。
屏幕
窗帘是一款以做笔记为主的软件,专注于极简大纲笔记,一键生成思维导图,让笔记更有条理。这个功能和艾菲的大纲和思维导图非常相似,非常适合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。
对于数学老师来说,窗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。它支持Latex公式,可以插入公式中,更方便快捷地备课。
窗帘还支持团队协作编辑,通过发送链接可以实现协作。这个功能老师可能用不到,但是非常适合有团队协作需求的团队,可以减少文件来回传输时的时间浪费。
幕布音符也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。笔记可以双向链接。比如一个笔记需要用到其他文章的知识点,可以链接到需要的笔记,从而构建多维度的知识结构。
一般来说,窗帘有很多优点,但也有相应的缺点,比如轮廓和思维导图只能单方向观看,不能双向观看;只支持大纲形式的笔记,不支持自由创作;笔记的链接功能被滥用,使得文章管理更加困难。
Evernote
印象笔记和幕布一样,注重笔记的应用。共享、协作,不限于自生态链,方便文档管理。
印象笔记最大的亮点,在我看来就是可以支持各种形式的笔记,支持图片和音频的插入,图片也可以标注笔记,丰富笔记的内容。
Evernote支持网页和文章的一键式存储。裁剪和隐藏的过程不需要任何粘贴和复制,非常方便耐用。如果你恰好需要一种教学信息,可以帮你剪出有价值的信息,试试Evernote。
总的来说,Evernote的功能点做得很多,变得越来越冗杂,界面和布局没有艾菲那样身临其境,功能点过于浮华,定位过于复杂,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。
总的来说,这三款软件各有优缺点,但只要能有效使用,每一款软件都能对日常教学有所裨益。